注的成语(共37个)
- 挹彼注兹- 成语解释: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 
 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 挹兹注彼- 成语解释:挹:舀,汲取;兹:这个;注:灌;彼:那个。 
 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申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 悬河注火- 成语解释: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盗,悬河注火,奚有不灭?” 
- 目注心凝- 成语解释:犹言全神贯注。 -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 泪河东注- 成语解释:眼泪似向东的的河流一样。比喻人极度悲痛。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宋・苏轼《和王游》: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 依经傍注- 成语解释:依照经典及其注释。谓说话有根有据。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那世上说谎的也尽多,少不得依经傍注,有个边际,从没有见你恁样说瞒天谎的祖师。” 
- 称斤注两- 成语解释:称:衡量轻重;注:专注。 
 形容只注意小节而无大的气势。-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取士》:“只看如今称斤注两,做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 铁板注脚- 成语解释: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 
 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成语出处:清・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文事・铁板注脚》引陈裕门评吕语集粹:‘劝善规 过’四字,此是友字铁板注脚。 
- 秤斤注两- 成语解释: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只看如今秤斤注两,作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 六经注我- 成语解释:注:解释;我:自己的观点。 
 牵强地用各种经典著作中的论断来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议论服务。- 成语出处: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目注心营- 成语解释:谓竭尽心力以赴。 - 成语出处:严复《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自毁齿至于白首,终其百年之身,所目注心营,劳苦险难。” 
- 全神倾注- 成语解释:集中全部的精力。 - 成语出处:叶圣陶《遗腹子》:“他全神倾注的只在哇的一声之后那最关紧要的一个报告。” 
- 全神灌注- 成语解释:同“全神贯注”。 - 成语出处: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全神灌注地听着,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 
- 全神关注- 成语解释:一心注意。 - 成语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十章:“白知时并不认得他,何况此刻他全神关注的,只是那两个被人众打得鼻塌嘴歪的凶手。” 
- 沃雪注萤- 成语解释:沃、注:用水浇。 
 用水浇萤火和雪。比喻轻而易举的事情。-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侯景传》: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势如沃雪,事等注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