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的成语(共157个)
狧糠及米
成语解释:狧:通“舐”,用嘴舔。
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逐步进逼。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
触手可及
成语解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后悔无及
成语解释: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望尘不及
成语解释:见“望尘莫及”。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悔之不及
成语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
后悔莫及
成语解释:后悔:事后的懊悔。
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追悔莫及
成语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悔之无及
成语解释:无及:来不及。
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懊悔无及
成语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悔之何及
成语解释:悔:后悔。
后悔也来不及了。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悔之莫及
成语解释:悔:后悔。
后悔也来不及了。成语出处:东汉・董卓《到渑池上书请收张让等》:“及溺呼船,悔之莫及。”
追悔不及
成语解释:悔恨过去的往事,却已经难以挽回了。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齐推女》:“有顷,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伤痛女冤横,追悔不及。”
追驷不及
成语解释: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已来不及追赶上飞奔的马车。比喻话说出去了无法再收回。成语出处:无名氏《杂事秘辛》:“言脱于口,追驷不及,聊志于此。”
化及豚鱼
成语解释: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成语出处:语出《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行乐及时
成语解释:行:从事;及时:抓紧时机。
不失时机,寻欢作乐。成语出处:汉乐府《西门行》:“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