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的成语(共54个)
深山幽谷
成语解释:见“深山穷谷”。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
阐幽明微
成语解释: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考绩幽明
成语解释: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
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成语出处: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清音幽韵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潜遁幽抑
成语解释:潜遁:隐匿、躲藏;幽抑:幽居。
逃避世俗,过隐居生活。成语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
空谷幽兰
成语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寻幽探胜
成语解释:探:寻求。
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
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成语出处: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探幽索隐
成语解释:同“探赜索隐”。
成语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
曲径通幽
成语解释: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形容园林曲折幽深。
成语出处:唐・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幽明异路
成语解释:幽明:阴间和阳间。
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道路。成语出处:唐・朱庆余《冥音录》:“幽明异路,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
无幽不烛
成语解释: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成语出处:《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含笑九幽
成语解释: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公得此深明大义之贞姬,复有此为国捐躯之肖子,洵可含笑九幽。”
黜陟幽明
成语解释: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成语出处:《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畅叙幽情
成语解释:畅:尽情;叙:叙谈。
尽情地叙谈倾诉。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出幽升高
成语解释:犹言出谷迁乔。
成语出处:《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李贤注引《诗》:“出于幽谷,升于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