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的成语(共34个)
- 荆天棘地- 成语解释:荆、棘:带刺的灌木。 
 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成语出处:清・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 披荆斩棘- 成语解释: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 
 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荆棘满腹- 成语解释:比喻内心尽是不良的念头。 - 成语出处:唐・孟郊《择友》诗: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 肚里生荆棘- 成语解释:肚子里面生出荆棘。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 - 成语出处:唐・孟郊《择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 荆棘塞途-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荆棘铜驼- 成语解释: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成语出处:《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 铜驼荆棘- 成语解释: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成语出处:《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 针针丛棘- 成语解释: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 
 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形容环境恶劣。-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 棘地荆天- 成语解释: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 荆棘满途- 成语解释: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 成语出处: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 荆棘丛生- 成语解释: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 
 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荆棘载途-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成语解释:弹:用手指拨弄。 
 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 朽棘不雕- 成语解释:同“朽木不可雕”。 - 成语出处:《魏书・恩幸传・赵修》:“小人难育,朽棘不雕,长恶不悛,岂容抚养。” 
- 钩章棘句- 成语解释:钩:钩取;章:章节;棘:刺;句:字句。 
 形容文辞艰涩或作文的艰苦。- 成语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搯擢胃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