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的成语(共56个)
归老林泉
成语解释:林泉:山林泉石胜境。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膏肓泉石
成语解释:膏肓:胸鬲之间,比喻难治的病症。
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指隐居不愿做官。成语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掘井及泉
成语解释:掘:挖;及:到。
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及泉,犹为弃井也。”
饮泉清节
成语解释:《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后遂以“饮泉清节”指廉正清白的节操。成语出处:《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
黄泉之下
成语解释: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啸傲林泉
成语解释:啸傲:逍遥自在。
形容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成语出处:晋・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北史・韦敻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栖鸟于泉
成语解释:栖:栖息。
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成语出处:《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寒泉之思
成语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碧落黄泉
成语解释:碧落:天上、天界。
黄泉:地下。
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气决泉达
成语解释: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井冽寒泉食
成语解释:冽:清澈;寒:清冷。
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成语出处:《周易・井》:“九五:井冽寒泉食。”孔颖达疏:以言刚正之主不纳非贤,必须行洁才高而乃后用。故曰井冽寒泉食也。
言泉会九流
成语解释:形容人口才好,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晋书・文苑传序》:洎姬历云季,歌颂滋繁,荀宋之流,导源自远,总金羁而齐骛,扬玉轪而并驰,言泉会于九流,交律诣于六变。
上穷碧落下黄泉
成语解释:碧落:天上,此指天宫;黄泉:地下泉水,此指阴间。
比喻上天入地,到处都找遍了。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成语解释: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