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的成语(共26个)
熏莸不同器
成语解释:熏莸:香草和臭草。
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成语出处: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势焰熏天
成语解释:形容势力大,气焰高,很可怕。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熏天,熏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兰质熏心
成语解释: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成语出处: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熏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气势熏灼
成语解释:熏灼:烟熏火烤。
形容气势威猛。成语出处:《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
势欲熏心
成语解释: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
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
铜臭熏天
成语解释:铜臭:铜钱的气味。
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虚美熏心
成语解释:虚:虚假;熏心:迷了心窍。
被美好的假象所迷惑。成语出处:汉・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虚美薰心,实祸蔽塞。”
熏风解愠
成语解释: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
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成语出处: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熏香荀令
成语解释:形容官吏美名远扬,为人所敬仰。也形容独具风采,风度优雅的官吏。
成语出处: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唐・李端《赠郭驸马》: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熏天赫地
成语解释: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
形容气焰炽盛。成语出处: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
熏莸同器
成语解释:熏:香草;莸:臭草。
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成语出处: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