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的成语(共22个)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成语解释: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
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竹柏异心
成语解释: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成语出处:《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王逸注:“竹心空,屈原自喻志通达也;柏心实,以喻君暗塞也。言己性达道德,而君闭塞,其志不合,若竹柏之异心也。”
苍松翠柏
成语解释:苍:青色。
翠:青绿色。
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柏舟之誓
成语解释:誓:盟约,诺言。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成语出处:《诗经・鄘风・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岁寒知松柏
成语解释: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之志
成语解释: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成语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岁寒松柏
成语解释: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后凋
成语解释: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柏舟之节
成语解释: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桂宫柏寝
成语解释:桂宫:汉代宫名,借指豪华宫殿;寝:内堂,卧室。
指壮丽的宫室。成语出处: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词》:“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搯韬碧疏。”
松柏同春
成语解释:用于一般寿诞者的祝寿贺辞。亦可用于祝贺夫妻二人双寿的祝寿贺辞。
雪后始知松柏操
成语解释:冰天雪地,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节操。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雪后始知松柏操,云收方见济河分。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
成语解释: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松柏之茂
成语解释:比喻长青不衰。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餐松啖柏
成语解释:以松柏的叶实充饥。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俺出家人闲来坐静,闷来游访,寻仙问道,餐松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