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萍的成语

萍的成语(共26个)

  • 水相逢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成语解释: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
    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踪浪影

    píng zōng làng yǐng

    成语解释:像浮萍、波浪一样无定所。比喻到处漂泊,踪迹无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 踪浪迹

    píng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成语出处:明・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 浪迹

    làng jì píng zōng

    成语解释: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成语出处:吴梅《风洞山・埋忠》:“我草泽偷生苦淹留,却教我浪迹萍踪向何处投。”

  • 浮梗

    fàn píng fú gěng

    成语解释: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成语出处: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 鸥波

    ōu bō píng jì

    成语解释:萍:浮萍。
    鸥鸟戏波,浮萍浪迹。比喻隐居者安逸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 浪迹

    piāo pé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飘泊无定。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

  • 水相遇

    píng shuǐ xiāng yù

    成语解释: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为我破格!”

  • 浪梗

    fú píng làng gěng

    成语解释: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茎。
    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成语出处:元・乔吉《扬州梦》楔子:“博着个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

  • 梗泛

    gěng fàn píng piāo

    成语解释:比喻流离漂泊。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只为他孤身去梗泛萍飘,撇的俺三口儿梦断魂劳。”

  • 断梗飘

    duàn gěng piāo píng

    成语解释:见“断梗浮萍”。

    成语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祝发》:“想归海楼船未有期,梦与飘风会,似断梗飘萍谁可系。”

  • 梗迹

    gěng jì píng zōng

    成语解释:像断梗、浮萍在水中一样踪迹不定。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怎发付梗迹萍踪。”

  • 梗泛

    gěng fàn píng piāo

    成语解释:断梗、浮萍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离。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只为他孤身去梗泛萍漂,撇的俺三口儿梦断魂劳。”

  • 断梗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成语解释: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成语出处: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 踪梗迹

    píng zōng gěng jì

    成语解释:萍:浮萍;梗:草木的直茎。
    像浮萍在水中,飘泊不定。比喻行踪无定。

    成语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报信》:“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