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的成语(共18个)
观者如堵
成语解释:堵:墙壁。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环堵萧然
成语解释: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
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成语出处:《晋书・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堵塞漏卮
成语解释:卮:盛酒器。
比喻堵塞漏洞。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奏请设立纺织局,谋堵塞漏卮。”
安堵乐业
成语解释:安堵:相安,安定。
犹言安居乐业。成语出处:三国・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安堵如故
成语解释: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酒。”
传神阿堵
成语解释: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
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按堵如故
成语解释: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颜师古注:“应劭曰:‘按,按次第。堵,墙堵也。’言不迁动也。”
闾阎安堵
成语解释:指平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清・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行于其野,闾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
阿堵物
成语解释: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观者如堵墙
成语解释:堵:墙壁。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百堵皆作
成语解释:堵:墙;作:兴建。
许多房屋同时建造。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百堵皆兴
成语解释:堵:墙。
许多房屋同时建造。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环堵之室
成语解释:环堵:四面土墙。
形容居室简陋贫寒。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安堵如常
成语解释:堵:墙壁,居所。
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
案堵如故
成语解释:案堵:同“安堵”,安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