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芥的成语

芥的成语(共32个)

  • 心存

    xīn cún jiè dì

    成语解释: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
    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 视如草

    shì rú cǎo jiè

    成语解释:草芥:不知名的小草。
    看成像小草一样轻贱。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人命

    cǎo jiè rén mìng

    成语解释: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投针

    gǔn jiè tóu zhēn

    成语解释:芥:小草。
    滚动芥籽,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比喻事情进展很慢,成效小。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 视人犹

    shì rén yóu jiè

    成语解释:芥:小草。
    把别人看得像小草一样微不足道。形容高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 须弥

    xū mí jiè zǐ

    成语解释: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成语出处:《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 如拾地

    rú shí dì jiè

    成语解释:象从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职、名位)。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 视如土

    shì rú tǔ jiè

    成语解释:芥:小草。
    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俯拾地

    fǔ shí dì jiè

    成语解释: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成语出处:《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犹俯拾地芥耳。”

  • 不存

    bù cún jiè dì

    成语解释: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
    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无爽

    xiān jiè wú shuǎng

    成语解释:爽:差。
    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成语出处:《魏书・律历志》:“必使盈缩得衷,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历阴历纤芥无爽。”

  • 之投

    zhēn jiè zhī tóu

    成语解释:同“针芥相投”。

    成语出处:清・陈梦雷《绝交书》:“每探赜析微,穷极理性,罔间晨夕,自谓针芥之投,庶儿终始也。”

  • 琥珀拾

    hǔ pò shí jiè

    成语解释: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成语出处:《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 易如拾

    yì rú shí jiè

    成语解释: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成语出处:语出《汉书・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

  • 相投

    zhēn jiè xiāng tóu

    成语解释:《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