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捐的成语

捐的成语(共32个)

  • 本逐末

    juān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捐:抛弃;逐:追逐。
    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成语出处:《北史・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 躯报国

    juān qū bào guó

    成语解释:捐躯:舍弃生命。
    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成语出处:《元史・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 粉骨

    fěn gǔ juān qū

    成语解释: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躯殒首

    juān qù yǔn shǒu

    成语解释: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
    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第三札子》:“仰荷天地至恩,捐躯殒首,无以上报。”

  • 为国

    wèi guó juān qū

    成语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
    为国家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 躯殉国

    juān qù xùn guó

    成语解释: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
    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细大不

    xì dà bù juān

    成语解释: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成语解释:苛:苛细、繁重;杂:多种多样的。
    指旧社会反动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而强行征收的苛细繁重的捐税。

    成语出处: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 自我得之,自我

    zì wǒ dé zhī , zì wǒ juān zhī

    成语解释:捐:舍弃,抛弃。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 弃前嫌

    juān qì qián xián

    成语解释:抛弃旧有的嫌隙。

    成语出处:汉・王褒《九怀・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 躯赴难

    juān qū fù nàn

    成语解释:躯:身体。
    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矢志

    shǐ zhì juān qū

    成语解释:矢:通“誓”,发誓;捐躯:牺牲生命。
    立志牺牲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清史稿・尚可喜传》:“惟知矢志捐躯,保国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

  • 生殉国

    juān shēng xùn guó

    成语解释:捐生:舍弃生命;殉国:为国家而牺牲生命。
    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 残去杀

    juān cán qù shā

    成语解释: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躯济难

    juān qū jì nàn

    成语解释:捐躯:牺牲生命;济:救助。
    牺牲生命,以解救国家的危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