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闲的成语

闲的成语(共88个)

  • 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 ,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语解释:抱佛脚:拜佛。
    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 忙里偷

    máng lǐ tōu xián

    成语解释:偷:抽出;闲:空闲。
    比喻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和答赵令同前韵》:“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 荡检

    yú xián dàng jiǎn

    成语解释: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
    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成语出处:《明史・杨时乔传》:“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

  • 多管

    duō guǎn xián shì

    成语解释: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 自在

    qīng xián zì zài

    成语解释: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 xián yán xián yǔ

    成语解释: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街坊上很有些闲言闲语。”

  • 意定

    shén xián yì dìng

    成语解释:精神或神态悠闲,心意专一稳定。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虎图》:“神闲意定始一扫,功与造化论锱铢。”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用笔得失》:夫内自足,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笔不困也。

  • 野草

    yě cǎo xián huā

    成语解释: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定风波》词:“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 花野草

    xián huā yě cǎo

    成语解释: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 神野鬼

    xián shén yě guǐ

    成语解释:迷信指流散的鬼神。多比喻不务正业,到处游逛,寻事生非的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不守本分,惯一招引闲神野鬼,上门闹吵。”

  • 云野鹤

    xián yún yě hè

    成语解释:闲:无拘束。
    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成语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 情逸致

    xián qíng yì zhì

    成语解释:逸:安闲;致:兴致。
    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 自在

    ān xián zì zài

    成语解释: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游手好

    yóu shǒu hào xián

    成语解释: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
    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 视之

    děng xián shì zhī

    成语解释:等闲:无关紧要;之:它。
    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