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的成语(共34个)
- 袭冶承弓- 成语解释:袭:继承;冶:冶炼金属;弓:制造弓箭。 
 比喻继承父业。-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袭凡蹈故- 成语解释:袭:因袭;蹈:蹈袭。 
 因袭俗套,循蹈旧轨。-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与舒君书》:“世人或不察其立辞之说,而徒取其所谓袭凡蹈故,缀缉成篇者。” 
- 袭常缀琐- 成语解释:袭:因袭;缀:拼合。 
 袭用常言,堆砌琐语。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 成语出处:清・方苞《书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循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言,其道无由。” 
- 袭衣兼食- 成语解释:袭:全套衣服;兼:加倍。 
 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袭人故智- 成语解释:袭:因袭,套用。 
 智:指计算。
 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
- 蹈袭覆辙- 成语解释: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 成语出处:元《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 仍陋袭简- 成语解释:因陋就简。谓凭借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 成语出处:《明史・王铭传》:“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 袭故蹈常- 成语解释:袭:沿袭;故:老办法;蹈:踩,引伸为遵循;常:常规,老规矩。 
 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成语出处: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 十袭珍藏- 成语解释:十袭:把物件一层层裹起来。 
 形容很珍重地收藏。-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庙赐汉书表》: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 
- 重雍袭熙- 成语解释:雍、熙:和乐。 
 指太平和乐的景象。- 成语出处:汉・崔骃《东巡颂》:盛哉大汉,既重雍而袭熙。 
- 传爵袭紫- 成语解释:谓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潜师袭远- 成语解释:潜师:秘密调动兵力。 
 秘密发兵,袭击远距离的敌人。-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袭人牙慧- 成语解释:袭:因袭,沿袭。 
 牙慧:指旧有的观点、见解和说法等。
 袭用别人的陈言,没有自己的创见。清.墨浪子《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林逋)为诗孤峭澄淡,自写胸臆,绝不袭人牙慧。
 ”。
- 袭人故伎- 成语解释:袭:因袭,套用。 
 沿用别人使用过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