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的成语(共30个)
贻笑大方
成语解释: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
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养虎贻患
成语解释: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贻害无穷
成语解释:贻:遗留。
留下无穷无尽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参同契》炉鼎铅汞,皆是寓言,非言烧烁。方士转向附会遂贻害无穷。”
养痈贻患
成语解释:痈:毒疮;患:祸害。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自贻伊戚
成语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
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养虎自贻灾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成语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贻人口实
成语解释: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
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成语出处:清・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贻误军机
成语解释:贻:贻害。
耽误了作战大事。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家本纪三》:“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以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褫爵禁锢。”
贻厥孙谋
成语解释: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
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自贻伊咎
成语解释:指自己招来过错。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贻患无穷
成语解释:贻:遗留;穷:尽。
留下无穷的祸患。形容后果极坏,影响严重。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然事事养痈不治,亦贻患无穷。”
贻笑千古
成语解释:贻:遗留。
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圣母并尊》:“至后唐庄宗,以嫡母为太妃,而以生母为太后,真贻笑千古。”
贻臭万年
成语解释:犹言遗臭万年。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桓玄子恒言‘不能流芳百世,亦当贻臭万年’,至今为书生骂端。”
贻笑万世
成语解释:贻:遗留。
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成语出处:宋・刘敞《论温成立忌》:“何况宗庙大礼,至尊至重,岂可以一时之宠,独决圣心,义有僭失,贻笑万世,亏损盛明,悔不可追。”
贻笑千秋
成语解释:贻:遗留。
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到底甘尽苦来,一身不保,落得贻笑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