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成语(共395个)
重整旗鼓
成语解释: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
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成语出处:宋・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德高望重
成语解释: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重山峻岭
成语解释:连绵起伏的高山。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死重泰山
成语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成语出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恩重泰山
成语解释: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成语出处: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如牛负重
成语解释: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成语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浓墨重彩
成语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日月重光
成语解释:重光:重放光芒。
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成语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币重言甘
成语解释: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卑辞重币
成语解释:卑:谦恭;重:厚;币:礼物。
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旧地重游
成语解释: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百舍重趼
成语解释: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恩深义重
成语解释: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唐・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缓急轻重
成语解释: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千钧重负
成语解释: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成语出处:《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