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的成语(共44个)
- 顶踵捐糜- 成语解释:谓捐躯,牺牲。 
- 顶踵尽捐- 成语解释:犹言顶踵捐糜。 
- 顶盔掼甲- 成语解释: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 
- 片云遮顶- 成语解释: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 -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驴做马,填还这债,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顶,此恩必当重报也。” 
- 捱三顶五- 成语解释: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 捱三顶四- 成语解释:挨:通“挨”,挤进。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摩顶至踵- 成语解释:犹摩顶放踵。 - 成语出处:南朝・陈・沈炯《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摩顶至踵之恩,能不沥肝抽肠,共诛奸逆。” 
- 摩顶至足- 成语解释:犹摩顶放踵。 -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行路难》:“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 磨踵灭顶- 成语解释:同“摩顶放踵”。 
- 骑马顶包- 成语解释:包:包裹。 
 骑着马顶着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成语出处:《嘻谈续录》:“恐马负太沉,顶在头上,可省马力。” 
- 眼高于顶- 成语解释:眼界高过头顶。比喻眼光锐利,识别能力非常高强。也比喻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 成语出处:清・烟霞散人《凤凰池》第十五回:令爱惟聪明,所以能为聪明之事;惟有礼,所以能为守礼之人。故其眼高于顶,所择之人,不惟自己得所,并小女俱得其所。 
- 灼背烧顶- 成语解释: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 - 成语出处:元《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