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成语(共703个)
天老地荒
成语解释:见“天荒地老”。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感天动地
成语解释: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动地惊天
成语解释: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人杰地灵
成语解释: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天高地迥
成语解释:迥:远。
形容极其高远。成语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地灵人杰
成语解释:灵:好;杰:杰出。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平地风波
成语解释: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平地波澜
成语解释:波澜:波涛。
比喻突然发生的事端或变故。成语出处:唐・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肝心涂地
成语解释:犹言肝脑涂地。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骷骨,垂配蒙荣,载战载殒,肝心涂地。”
云阶月地
成语解释:以云为阶,以月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成语出处:唐・杜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天旋地转
成语解释: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
成语出处:唐・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断木掘地
成语解释: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春。”
天南地北
成语解释: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斯文扫地
成语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
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指天画地
成语解释:本指道教画符。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皇霸》:“指天画地,神仙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