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遍的成语

遍的成语(共26个)

  • 漫天

    màn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成语出处: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 满山

    mǎn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成语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 尸横野,血流成河

    shī héng biàn yě , xuè liú chéng hé

    成语解释:尸体到处横着,鲜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隋・祖君彦《檄洛州文》: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 书读百,其意自见

    shū dú bǎi biàn , qí yì zì xiàn

    成语解释:见:显露。
    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 漫天

    màn shān biàn dì

    成语解释: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其势浩大,漫天遍地而来。”

  • 饿莩

    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解释:莩:饿死的人。
    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 朝成暮

    zhāo chéng mù biàn

    成语解释: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成语出处:《南史・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 弥山

    mí shān biàn yě

    成语解释:弥:满;遍:遍及。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忽然山谷之中,金鼓之声四起,蛮兵弥山遍野而来。”

  • 萑苻

    huán fú biàn yě

    成语解释:萑苻:春秋时郑国的泽名,曾是盗贼出没之处。
    遍地都是像萑苻那样的盗贼窝。形容盗匪横行,出没各处,天下不宁。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敢人于萑苻之泽。

  • 小惠未

    xiǎo huì wèi biàn

    成语解释:惠:恩惠;遍:普遍。
    一点小的恩惠,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得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