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荒的成语

荒的成语(共54个)

  • 地塌天

    dì tā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 腹热肠

    fù rè cháng huāng

    成语解释:见“腹热肠慌”。

  • 怪不经

    huāng guài bù jīng

    成语解释:极其荒唐,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相如上林赋》:“其夸苑囿之大,固无荒怪不经之说,后世学者,往往读之不通。”

  • 渺不经

    huāng miǎo bù jīng

    成语解释:不经:不合常理。
    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上古世远人湮,所传之事,如共工触山、女娲补天,俱荒渺不经。”

  • 神气

    shén qí huāng guài

    成语解释:指事情奇异怪诞。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序》:顾以三十年之久,劳动心口耳目,琐琐从事于神气荒怪,索墨费纸。

  • 膝下

    xī xià huāng liáng

    成语解释: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
    形容没有子女或子女很少。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 民散

    yě huāng mín sàn

    成语解释:野:田地。
    田地荒芜,人民离散。常指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

    成语出处:《周礼・夏官・大司马》: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

  • 于嬉

    yè huāng yú xī

    成语解释:荒:荒废。
    贪恋玩耍就会荒废学业。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九垓

    bā huāng jiǔ gāi

    成语解释:荒:荒远之地。
    八荒,遥远无人迹之处。九垓,九州之地。引申为天下各地。

    成语出处: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志,并吞八荒之心。”左丘明・国语周语:“天子之田九垓。”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