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的成语(共37个)
- 名列前茅- 成语解释: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 
 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列风淫雨- 成语解释:列:烈;淫:过量。 
 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 列鼎而食- 成语解释: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 列祖列宗- 成语解释:指历代祖先。 - 成语出处: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九》:“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理合不分首从,全踏在朝靴底下,以列祖列宗的成规。” 
- 户列簪缨- 成语解释: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 
 门前陈列着簪缨。形容做官的荣耀。-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衣锦还乡》:“受宠荣,享富贵,户列簪缨,门排画戟。” 
- 周游列国- 成语解释:周游:全都走到,游遍。 
 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成语出处:曹余章《上下五千年・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 论列是非- 成语解释:论:评论;列:列举。 
 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 列土封疆- 成语解释: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 
 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成语出处:《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候,皆以为民也。” 
- 陈力就列- 成语解释: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 
 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分茅列土- 成语解释: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 成语出处: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启弄孙之美色。” 
- 列鼎重裀- 成语解释:列:排列,罗列;鼎:古代炊具;裀:垫子,褥子。 
 列鼎而食,重裀而卧。吃得好,睡得舒适。形容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 行兵列阵- 成语解释:行:调动;列:排列。 
 调动军队,排布阵势。泛指军事指挥艺术。-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列功覆过- 成语解释: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 铺锦列绣- 成语解释: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 
 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成语出处:《南史・颜延之传》:“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眼。” 
- 策名就列- 成语解释: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 成语出处:《旧唐书・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