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的成语(共25个)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
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成语出处:西汉・戴圣《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不差毫厘
成语解释:不差一毫一厘。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不失毫厘
成语解释:失:差。
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
不差一毫一厘米。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
毫厘丝忽
成语解释: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
剖析毫厘
成语解释:剖析,分析。毫厘,比喻极细微的差距或非常少的数量。形容对极细微的事物能加以分析辨别。与“剖析微芒”义同。
成语出处:文选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擘,剖。
分厘毫丝
成语解释:形容极细微。
厘奸剔弊
成语解释:厘:整理,治理。
整治坏人坏事,革新社会弊端。成语出处: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葛端肃公家训》:既而巡按苏、松,厘奸剔弊。
析毫剖厘
成语解释:见“析毫剖芒”。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厘,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