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的成语(共45个)
二童一马
成语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白首黄童
成语解释:白首:老人;黄童:儿童。
指老老少少。成语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熹噎欧。
却老还童
成语解释:返老还童。
成语出处: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摄神御气,救护命宝,可以却老还童。”
騃童钝夫
成语解释:指愚昧笨拙的人。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騣童钝夫
成语解释:指愚昧笨拙的人。
成语出处: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披豁畅朗,支分族解,騣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尺豁头童
成语解释:豁:缺口;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
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黄童皓首
成语解释:见“黄童白叟”。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三尺童蒙
成语解释: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上清童子
成语解释:钱的别名。
成语出处:唐・郑还古《博异志》:贞观中岑文本于山顶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岑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铢服。
瘦童羸马
成语解释:羸:瘦弱。
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成语出处:《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狎雉驯童
成语解释: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成语出处: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
三尺童儿
成语解释: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