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成语(共61个)
添油加醋
成语解释: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成语出处:屈兴栋《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
粉面油头
成语解释: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成语出处: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油光水滑
成语解释: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这顶柜子里面,中腰不安抽屉,下面也没榻板;那后面的背板一扇到底抹的油光水滑,像是常有人出入的样子。”
油煎火燎
成语解释:形容痛苦或焦灼。
成语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添油炽薪
成语解释: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成语出处:明・李贽《与曾中野书》:“昨见公,令我两个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也。乃知向之劝我者,只为我添油炽薪耳。”
蜜里调油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油光可鉴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省油灯
成语解释:比喻老实、不惹是生非的人。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7回:“你想收别人的礼物万不能!倚仗上司欺属下,罗锅子真是省油灯?”
老油子
成语解释:指老于算计的人。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看他也不象习于行旅,相当难缠的‘老油子’,因而答应容留。”
老油条
成语解释: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
成语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老陈摆起一副老油条的架子。”
拖油瓶
成语解释:妇女再嫁时所带的前生子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不进油盐
成语解释:形容人十分固执。
烈火烹油
成语解释: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泼油救火
成语解释: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黍油麦秀
成语解释:《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
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 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麦秀”为亡国之痛的感叹。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