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的成语(共219个)
翻黄倒皂
成语解释:犹言颠倒黑白。
成语出处:明・康海《鲍老儿・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青灯黄卷
成语解释: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成语出处: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数黑论黄
成语解释: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成语出处: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黄道吉日
成语解释: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黄河水清
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跳到黄河洗不清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
跳在黄河洗不清
成语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跳进黄河洗不清
成语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黄绵袄子
成语解释:比喻冬天的太阳。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黄金铸象
成语解释:铸:铸造。
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成语出处:《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杳如黄鹤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
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成语出处:唐・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语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花晚节
成语解释: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过时黄花
成语解释:黄花:菊花。
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今该转机已成过时黄花。”
龙战玄黄
成语解释:见“龙血玄黄”。
成语出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