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的成语(共35个)
鉴毛辨色
成语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同“鉴貌辨色”。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毛辨色,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
鉴往知来
成语解释:鉴:仔细考察。
仔细考察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成语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鉴貌辨色
成语解释:观察和辨识人的容颜神色,指善于观察别人脸色,以求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守清禅师》:“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
殷鉴不远
成语解释: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
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前车之鉴
成语解释: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
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覆车之鉴
成语解释: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成语出处:晋・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知往鉴今
成语解释:鉴:借鉴。
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前车可鉴
成语解释: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成语出处:《清史稿・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可鉴。”
观今宜鉴古
成语解释:宜:应该;鉴:镜子。
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成语出处:《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以往鉴来
成语解释: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以人为鉴
成语解释:《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
”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后以“以人为鉴”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成语出处:《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油光可鉴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洞鉴古今
成语解释:洞鉴:明察。
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成语出处:《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明鉴万里
成语解释:明:眼睛亮;鉴:洞察。
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鉴影度形
成语解释: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