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讼的成语

讼的成语(共10个)

  • 纷纭

    jù sòng fēn yún

    成语解释:讼:争辩;纷纭:言论多而杂乱。
    许多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看法不一致。形容众多的意见争辩不清;没有定论。

    成语出处:清・张元济《水经注>跋》:“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

  • 计过自

    jì guò zì sòng

    成语解释: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耕者让畔,者让田

    gēng zhě ràng pàn , sòng zhě ràng tián

    成语解释:畔:田界。
    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则公卿让于朝,士庶人让于都,于鄙,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 包揽词

    bāo lǎn cí sòng

    成语解释:包揽:把别人的事情全部兜揽办理;词讼:诉讼。
    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说的是包揽词讼,所以火上浇油。”

  • 调词架

    tiáo cí jià sòng

    成语解释:调唆他人诉讼。

    成语出处:孙梨《白洋淀纪事・钟》:“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她竟能调词架讼,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

  • 词清

    cí qīng sòng jiǎn

    成语解释:词讼清简。谓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成语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词清讼简,陶情诗与酒。帘垂清昼,唐民得自由。”

  • 纷然

    jù sòng fēn rán

    成语解释:聚:集中;讼:争辩。
    言论多而杂乱,看法不一致。

    成语出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谓其徒尚有形之利,而不数无形之利。”

  • 兴词构

    xīng cí gòu sòng

    成语解释: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
    写关词打官司。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回:“那麒麟村的居民,最好兴词构讼。”

  • 政平

    zhèng píng sòng xī

    成语解释:政平:政治平允。
    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彦古》:“因势顺导,殆如反掌,不出一月,政平讼息,必将有自达于天听者。”

  • 政平

    zhèng píng sòng lǐ

    成语解释:政平:政治平允;讼理: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
    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