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塞的成语

塞的成语(共86个)

  • 担雪

    dān xuě sāi jǐng

    成语解释: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 鹰犬

    yīng quǎn sāi tú

    成语解释: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
    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 无以

    wú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 荆棘

    jīng jí sè tú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敷衍搪

    fū yǎn táng sè

    成语解释: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成语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 不流,不止不行

    bù sāi bù liú , bù zhǐ bù xíng

    成语解释:塞:堵塞;止:停止。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 翁失马,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 , 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翁失马,焉知非福

    sài wēng shī mǎ , y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出处:《病玉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哩。”

  • 裂冠毁冕,拔本

    liè guān huǐ miǎn , bá běn sāi yuán

    成语解释: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壶浆

    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
    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汗牛

    hàn niú sāi dòng

    成语解释:同“汗牛充栋”。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胡贸棺记》:“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 汗牛

    hàn niú sè wū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
    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两耳

    liǎng ěr sāi dòu

    成语解释: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上江南

    sāi shàng jiāng nán

    成语解释:见“塞北江南”。

    成语出处: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 狗洞

    sāi gǒu dòng

    成语解释: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