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成语(共167个)
鬻儿卖女
成语解释:鬻:卖。
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佳儿佳妇
成语解释:指好儿子,好媳妇。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拖儿带女
成语解释:拖:牵引。
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妻儿老小
成语解释: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成语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见王》:“你一向远出,可速与妻儿老小相聚。”
儿女成行
成语解释: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吊儿浪荡
成语解释:浪荡:放浪。
形容散漫放浪。成语出处: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虎不食儿
成语解释: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成语出处: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小儿破贼
成语解释: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小鹿儿心头撞
成语解释: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
伯道无儿
成语解释:伯道:邓伯道。
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成语出处: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成语解释: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咬人狗儿不露齿
成语解释: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一条线儿拴两蚂蚱
成语解释:比喻二者命运相连,谁也不能单独走开。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因为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两蚂蚱,飞不了我,蹦不了你的。”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成语解释: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晋司空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