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的成语(共158个)
任劳任怨
成语解释:任:担当、承担。
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成语出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不劳而获
成语解释:获:获得。
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成语出处: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好逸恶劳
成语解释: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徒劳往返
成语解释:来来回回白跑。徒劳: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
心劳日拙
成语解释: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成语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劳苦功高
成语解释:劳苦:劳累辛苦。
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犬马之劳
成语解释: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
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成语出处:《晋书・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劳民动众
成语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劳民伤财
成语解释: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
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成语出处:《元史・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宵旰忧劳
成语解释: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成语出处:《明史・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能者多劳
成语解释:能干的人多干事;多受劳累。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食饥息劳
成语解释:谓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天志中》:“内有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则君臣上下惠忠,文子弟兄慈孝。”
以逸待劳
成语解释:逸:安闲;劳:疲劳。
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以佚待劳
成语解释:见“以逸待劳”。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汗马功劳
成语解释:汗马:战马奔驰出汗。
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