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的成语(共150个)
孤身只影
成语解释:形容孤单一人。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形孤影孑
成语解释:形:身体;孑:单独。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成语出处:唐・李商隐《为李郎中祭舅窦端州文》:顾后瞻前,形孤影孑。
孤行一意
成语解释: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孤豚腐鼠
成语解释:同“孤雏腐鼠”。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
孤儿寡妇
成语解释: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龟传》:“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尸,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城空,野无青草。”
孤雏腐鼠
成语解释: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
白云孤飞
成语解释: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成语出处:《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六尺之孤
成语解释: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形孤影只
成语解释:同“形单影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听选,留贤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只身孤影
成语解释:只:单独的。
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成语出处: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孤云野鹤
成语解释: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
成语出处:唐・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苦心孤诣
成语解释:苦心:用心良苦。
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
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成语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孤芳自赏
成语解释: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
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成语出处: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一意孤行
成语解释: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黔驴技孤
成语解释: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成语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妾妇之道》:“腐鼠堪惊,黔驴技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