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焚的成语

焚的成语(共79个)

  • 芝锄蕙

    fén zhī chú huì

    成语解释:芝:通“芷”,白芷,香草名;蕙:蕙草,香草名。
    焚毁白芷,锄掉蕙草。比喻贤人遭受灾难。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李温陵传》:“斯所由焚芝锄蕙、衔刀若卢者也。”

  • 香扫地

    fén xiāng sǎo dì

    成语解释: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

  • 林而狩

    fén lín ér shòu

    成语解释:同“焚林而田”。

    成语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 典坑儒

    fén diǎn kēng rú

    成语解释:见“焚书坑儒”。

    成语出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秦皇独霸诸侯城,焚典坑儒丧圣文。”

  • 琴鬻鹤

    fén qín yù hè

    成语解释:犹焚琴煮鹤。

    成语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鬻鹤,伧父所为,不图出之改之。”

  • 香列鼎

    fén xiāng liè dǐng

    成语解释:焚:烧;列:罗列;鼎:古代炊具。
    点燃名贵的香,摆满丰盛的菜肴,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劝农》:“焚香列鼎奉君王,馔玉炊金饱即妨。”

  • 林之求

    fén lín zhī qiú

    成语解释:焚:烧。
    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壬行状》:“既允焚林之求,实兼仪形之寄。”

  • 符破玺

    fén fú pò xǐ

    成语解释:烧毁信符,打碎玉印。意思是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信符,打碎玉印,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外篇・胠箧第十》: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 牧竖之

    mù shù zhī fén

    成语解释: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
    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成语出处:《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罹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 燕处

    yàn chǔ fén cháo

    成语解释: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 引火

    yǐn huǒ fén shēn

    成语解释: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 拯溺救

    zhěng nì jiù fén

    成语解释: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
    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救溺

    zhěng fén jiù nì

    成语解释:拯:救;焚:被火烧;溺:落水者。
    救助被火烧火燎烧和被水淹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 蕙叹

    zhī fén huì tàn

    成语解释: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
    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成语出处:晋・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 坐待

    zuò dài fén mi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