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的成语(共82个)
左冲右撞
成语解释:到处乱闯乱撞。
披发左衽
成语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
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异族。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左右采获
成语解释:左手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夏侯胜传》:“胜从父子建,字子卿,自师事胜及欧阳高,左右采获。”
江左夷吾
成语解释:《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
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
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成语出处:《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左图右史
成语解释:形容室内图书多。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
左右图史
成语解释: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左支右吾
成语解释:《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
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成语出处:元《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
左书右息
成语解释:喻倒行逆施。
成语出处:《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左冲右突
成语解释: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开释左右
成语解释:开释:开导解释;左右:用于信札,尊称对方。
指用劝慰、开导的话消除对方的忧愁、疑虑和烦恼。成语出处:宋・苏轼《答李琮书》:近闻公有闺门悽怅,即欲作书奉慰,即罕的便,又以为书未必能开释左右,往往更益悽怅,用是稍缓。
左铅右椠
成语解释: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谓不停地写作。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书人左铅右椠,舌敝唇焦。”
黄屋左纛
成语解释: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
指帝王坐的车子。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情同羊左
成语解释: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