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跳的成语

跳的成语(共49个)

  • 耳热眼

    ěr rè yǎn tiào

    成语解释:耳根发热,眼皮跳动。迷信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

  • 心惊

    yǎn tiào xīn jīng

    成语解释:眼皮跳动,内心惊恐。形容感到不安、害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好生奇怪,吓得眼跳心惊,把个舌头伸出,半晌还缩不进去。”

  • 输泻

    shū xiè tiào cù

    成语解释:泻:很快地流;蹙:紧迫。
    形容水流湍急,一泻千里。

    成语出处:宋・苏轼《书蒲永升画后文》: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

  • 龙拿

    hǔ tiào lóng ná

    成语解释:拿:取。
    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 龙拿虎

    lóng ná hǔ tiào

    成语解释:拿:抓,握。
    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 虎卧龙

    hǔ wò lóng tiào

    成语解释: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 虎卧

    lóng tiào hǔ wò

    成语解释: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成语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 虎伏

    lóng tiào hǔ fú

    成语解释: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鸢飞入兴么。”

  • 龙飞虎

    lóng fēi hǔ tiào

    成语解释:喻笔势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

  • 龙拏虎

    lóng ná hǔ tiào

    成语解释:犹言龙争虎斗。

    成语出处:俞锷《醉歌行》:“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

  • 赴汤

    fù tāng tiào huǒ

    成语解释:赴:去,走向;汤:开水。
    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老鱼

    lǎo yú tiào bō

    成语解释: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

    成语出处: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三尸暴

    sān shī bào tiào

    成语解释: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出圈子

    tiào chū quān zi

    成语解释:比喻摆脱积久而形成的公式化的格式、体裁等。也比喻摆脱习惯势力、陈腐观念民加于人的无形枷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一回:两个斗不到三合,李逵托地跳出圈子外来,转过身,望林子里便走。

  • 鲜蹦活

    xiān bèng huó tiào

    成语解释: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成语出处:吴趋《姑苏野史・秋风江南话鲈鱼》:“秋水茫茫,在水一方,一尾尾鲜蹦活跳的鲈鱼,引来了多少美食之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