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的成语(共57个)
借刀杀人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背城借一
成语解释: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
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借古讽今
成语解释:借:假托;讽:讽刺。
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成语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借尸还魂
成语解释: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体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借古喻今
成语解释:借:假借;喻:比喻。
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东挪西借
成语解释:指到处挪借款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借题发挥
成语解释:发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成语出处: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借坡下驴
成语解释:凭借有利的地势下驴。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行事。
成语出处:张笑天《死岛情仇》:“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草船借箭
成语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借水推船
成语解释: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借花献佛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成语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借箸代筹
成语解释: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请借前箸以筹之。”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成语解释: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
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赍盗粮,借贼兵
成语解释: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借寇兵,赍盗粮
成语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成语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