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的成语(共181个)
又作别论
成语解释:见“又当别论”。
成语出处: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
涩于言论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迟钝。
成语出处:《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以快言论
成语解释:以:目的连词;快:使痛快。
使言论痛快。成语出处:清・刘开《问说》:“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格杀弗论
成语解释:见“格杀勿论”。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格杀无论
成语解释:见“格杀勿论”。
成语出处: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格杀不论
成语解释: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成语出处:《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论议风生
成语解释: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成语出处:元《宋史・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议论风发
成语解释: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成语出处:元戴良《申屠先生墓志铭》序:“平居议论风发,品藻古今人物,亹亹不能休,座客闻之,率为之夺气。”
论辩风生
成语解释: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言论风生
成语解释: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成语出处:清・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
成千论万
成语解释: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成语出处:《镜花缘》第七一回:“你到女儿国酒楼戏馆去看,只怕异姓姐妹聚在一处的,还成千论万哩。”
论道经邦
成语解释: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论黄数黑
成语解释: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成语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
耳食之论
成语解释: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放言高论
成语解释: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成语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