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的成语(共89个)
由此及彼
成语解释:此:这;这个;彼:那个。
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指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种现象;而应把复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层层深入。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
不因不由
成语解释:犹言无意之中。
成语出处:《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西门庆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观看。”
不禁不由
成语解释:指不由自主。
成语出处:《儿妇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
听天由命
成语解释: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病由口入
成语解释:见“病从口入”。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政由己出
成语解释: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心不由主
成语解释: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张协贫女团圆》:“张协本意无心娶你,在穷途身自不由己。况天寒举目又无亲,乱与伊家相娶。”
心不由己
成语解释: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
许由洗耳
成语解释:许由:远古时代人名。
许由洗自己的耳朵,指不想当官。成语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行不由径
成语解释:径:小路,引伸为邪路。
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身不由主
成语解释: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哎哟’了一声,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儿大不由娘
成语解释:由:听从,顺从。
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别说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儿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儿大不由爷
成语解释:由:听从,顺从。
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我不住。”
伯仁由我而死
成语解释:伯仁:晋代周颙的字。
指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成语出处:《晋书・周颙传》:“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不自由,毋宁死
成语解释:毋宁:同“无宁”,宁可,不如。
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