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孝的成语

孝的成语(共38个)

  • 忠臣

    zhōng chén xiào zǐ

    成语解释: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 悌忠信

    xiào tì zhōng xìn

    成语解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 子不匮

    xiào zǐ bù kuì

    成语解释:匮,缺乏。全句是说孝子的孝行,无穷无尽。比喻孝顺的人会感动和他一样具有孝心的人,并影响到后代,而使人人都能尽孝。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封赐。

  • 愚忠愚

    yú zhōng yú xiào

    成语解释:指不明事理,盲目愚蠢地尽忠尽孝。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这姑娘的见解虽说愚忠愚孝,其实可敬可怜。

  • 双全

    zhōng xiào shuāng quán

    成语解释:忠:效忠,忠君;孝:孝敬。
    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

    成语出处:老舍《赵子曰》:“老人撅着胡子告诉他:‘忠孝双全,才是好汉!’”

  • 不并

    zhōng xiào bù bìng

    成语解释:不并:不能同时并行。
    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即忠孝不能两全。

    成语出处: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谧》:“姑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 父慈

    zǐ xiào fù cí

    成语解释: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孙贤

    zǐ xiào sūn xián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