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的成语(共103个)
推诚接物
成语解释: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成语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
再接再厉
成语解释: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
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成语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再接再砺
成语解释:接:交战;砺:磨砺。
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成语出处: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待人接物
成语解释:物:人物;人们。
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成语出处:宋・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接踵而至
成语解释: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
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比肩接踵
成语解释: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接踵比肩
成语解释:踵:脚后跟。
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成语出处:唐・韦嗣立《论职官多滥疏》:“而今务进不避侥幸者,接踵比肩,布于文武之列。”
目不暇接
成语解释:暇:闲暇;接:接收。
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成语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移花接木
成语解释:把某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换真欺骗他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成语解释: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青黄不接
成语解释: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
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成语出处:《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再接再历
成语解释: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水光接天
成语解释: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形容水域辽阔。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解释: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君子之交接如水
成语解释:君子:品行端正的人。
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