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的成语(共10个)
- 狡兔三窟- 成语解释:窟:洞穴。 
 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别多;用来躲避灾难祸患。现多比喻掩盖的方法多;隐身的计划周密。-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解释: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狡兔三穴- 成语解释:见“狡兔三窟”。 - 成语出处:元《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狡兔死,良犬烹- 成语解释: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 成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 狡焉思逞- 成语解释:见“狡焉思启”。 - 成语出处: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狡焉思逞。” 
- 狡焉思启- 成语解释:《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 狡焉思肆- 成语解释:见“狡焉思启”。 - 成语出处: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 
- 奸狡诡谲- 成语解释:奸:奸诈;狡:狡猾;诡谲:狡猾。 
 指为人奸诈狡猾。-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却说城中有一人姓张,名委,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 
- 三窟狡兔- 成语解释:见“狡兔三窟”。 
- 矢口狡赖- 成语解释:死也不肯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