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的成语(共117个)
一去不复返
成语解释:复:重复。
返:回来。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亦复如是
成语解释:复:又,再。
也是这样。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无往不复
成语解释: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成语出处:《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夫复何言
成语解释:夫:语助词;复:再。
还能再说什么呢。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反复推敲
成语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成语出处:《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光复旧京
成语解释:光复:恢复;旧京:故都。
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成语出处:《晋书・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无复孑遗
成语解释:孑遗:遗留,余剩。
没有再剩下什么。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前蜀・牛峤《灵怪录・居延部落主》:“周岁无复孑遗,水银后亦失所在。”
复蹈其辙
成语解释: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成语出处:元《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不复堪命
成语解释:指无法再活下去。
成语出处:《后汉书・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否终复泰
成语解释: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成语出处:《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舍我复谁
成语解释:舍:放弃。
除了我没有别人了。指只有自己才能担当。成语出处:金・段克己《临江仙・幽怀》:“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复旧如新
成语解释:复:恢复;如:像。
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平复如故
成语解释:平复:痊愈复原。
形容病愈康复。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平复如旧
成语解释:平复:痊愈复原。
形容病愈康复。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
复旧如初
成语解释:复:恢复;如:像,好像。
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