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伯的成语

伯的成语(共34个)

  • 牛之疾

    bó niú zhī jí

    成语解释: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
    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成语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 相惊

    xiāng jīng bó yǒu

    成语解释: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
    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牙绝弦

    bó yá jué xián

    成语解释:牙:伯牙。
    钟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弹琴。比喻知音的难遇。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

  • 钓鳌

    lóng bó diào áo

    成语解释: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
    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 玉知非

    bó yù zhī fēi

    成语解释: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
    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虑愁眠

    bó lǜ chóu mián

    成语解释:伯虑:国名;愁:忧愁。
    伯虑国民忧虑睡眠。指过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 高风

    shǎo bó gāo fēng
  • 劳飞燕

    bó láo fēi yàn

    成语解释: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成语出处:《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俞泣杖

    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解释:伯俞:古代孝子名。
    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成语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 道之忧

    bō dào zhī yōu
  • 乐识马

    bó lè shì mǎ

    成语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风魔九

    fēng mó jiǔ bó

    成语解释:风:通“疯”;风魔:疯癫。
    疯狂痴癫。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 之呼

    qiāng bó zhī hū

    成语解释:指求人帮助。

    成语出处: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 田连仟

    tián lián qiān mò

    成语解释:田间小路接连不断。形容田地广阔。同“田连阡陌”。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上》: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