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粮的成语

粮的成语(共32个)

  • 借贼兵,赍盗

    jiè zéi bīng , jī dào liáng

    成语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

  • 糠菜半年

    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成语解释: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 坐甲

    guǒ liáng zuò jiǎ

    成语解释: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 不如减口

    tiān liáng bù rú jiǎn kǒu

    成语解释:家穷人多,添粮食不如疏散人口。比喻解决困难须从根本入手。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六回:自古云,添粮不如减口。他们又不愿跟咱,不如善善的各给他们几句好话,打发他们出去。

  • 适百里者宿舂

    shì bǎi lǐ zhě xiǔ chōng liáng

    成语解释: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
    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兵马不动,草先行

    bīng mǎ bù dòng ,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成语解释: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 千里餽,士有饥色

    qiān lǐ kuì liáng , shì yǒu jī sè

    成语解释:指远粮不解近饥。

  • 因敌取

    yīn dí qǔ liáng

    成语解释:因:依靠;粮:粮食。
    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

  • 飞刍挽

    fēi chú wǎn liáng

    成语解释:同“飞刍挽粟”。

    成语出处:《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縻数十万。”

  • 藉寇

    jī liáng jiè kòu

    成语解释: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
    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 煮弩为

    zhǔ nǔ wéi liáng

    成语解释:弩:指弩弦,弓上的牛筋绳。
    指城被围时,城内绝粮,用弩弦作粮食的代用品。形容绝粮时的艰难情况。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

  • 策马

    guǒ liáng cè mǎ

    成语解释: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

  • 积草囤

    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语解释:积:积累;囤:囤积。
    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5回:“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囤粮待战争。”

  • 于敌

    yīn liáng yú dí

    成语解释:因:凭借。
    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成语出处:《孙子・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 景从

    yǐng liáng jǐng cóng

    成语解释:赢粮:携带充足的粮食;景从:如影子跟随形体。
    携带充足的粮食去追随他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