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的成语(共100个)
唇齿之戏
成语解释:唇齿:代指言语;戏:嘲弄,开玩笑。
在言语上开玩笑、兜圈子。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
搬口弄唇
成语解释:搬:搬弄;弄:卖弄。
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铜唇铁舌
成语解释:比喻雄辩的口才。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粉面朱唇
成语解释: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咂嘴弄唇
成语解释:见“咂嘴弄舌”。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物像。”
攧唇簸嘴
成语解释:攧:同“颠”。
摇唇动嘴。说长道短,背后非议。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己不肯施仁仗义,及见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唇簸嘴。”
颠唇簸嘴
成语解释:谓搬弄口舌。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那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费舌劳唇
成语解释:费:耗损;劳:劳苦。
比喻说了许多的话。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那过善本来病势已有七八分了,却又勉强料理这事,喉长气短,费舌劳唇,劳碌这半日,到晚上愈加沉重。”
朱唇粉面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油嘴花唇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虚浮。
成语出处:清・李玉《清忠谱・创祠》:“日日假忙,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时时捣鬼,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止不过油嘴花唇,无非要骗人钱钞。”
斗唇合舌
成语解释: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喉焦唇干
成语解释:喉咙和嘴唇都非常干。形容极力劝说。
成语出处: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口燥唇干
成语解释:口腔和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努唇胀嘴
成语解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
形容不欢喜的样子。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