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的成语(共19个)
- 洪水猛兽- 成语解释: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 
 比喻极大的灾害。-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 洪福齐天- 成语解释:洪福:大福。 
 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 声如洪钟- 成语解释:洪:大。 
 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 洪水横流- 成语解释:横流:不循河道而流。 
 洪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 洪水滔天- 成语解释:形容大水泛滥,仿佛要淹过天。 - 成语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又:“浩浩滔天。”元曲选尚仲贤柳毅传书剧二:“淹的呵洪水滔天,腾的呵烈火飞空。” 
- 洪炉燎发- 成语解释:洪炉:大炉子。 
 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 洪炉点雪- 成语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齐天洪福- 成语解释: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 付诸洪乔- 成语解释: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 
 比喻书信遗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 误付洪乔- 成语解释: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 宽洪大度- 成语解释:见“宽宏大度”。 - 成语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洪大度,何所不容,便唤几个来唱于俺听,学士休听便了。” 
- 宽洪大量- 成语解释:见“宽宏大量”。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 宽洪海量- 成语解释:同“宽宏大量”。 -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 
- 洪钟大吕- 成语解释:大吕:阳律中排第四。 
 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