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祥的成语

祥的成语(共36个)

  • 佳兵不

    jiā bīng bù xiáng

    成语解释: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 龙凤呈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成语解释:指吉庆之事。

    成语出处:汉・孔鲋《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 如意

    jí xiáng rú yì

    成语解释:祥:祥瑞。
    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成语出处:北朝・齐・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 之兆

    bù xiáng zhī zhào

    成语解释:祥:吉利;兆:预兆;苗头。
    不吉利的预兆。古代人迷信;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也作“不祥之征”。

    成语出处:五代十国・后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 云瑞气

    xiáng yún ruì qì

    成语解释: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紫微宫》第四折:“您看这祥云瑞气,晓日和风,端的是太平佳兆也呵。”

  • 止止

    jí xiáng zhǐ zhǐ

    成语解释: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 和气致

    hé qì zhì xiáng

    成语解释:致:招致。
    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国家将兴,必有祯

    guó jiā jiāng xīng , bì yǒu zhēn xiáng

    成语解释:祯祥:吉兆。
    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和气致,乖气致异

    hé qì zhì xiáng , guāi qì zhì yì

    成语解释: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
    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条灾异封事》:“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乖气致戾,和气致

    guāi qì zhì lì , hé qì zhì xiáng

    成语解释:乖:不和谐;戾:罪。
    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想到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这句话了。”

  • 和气致,乖气致戾

    hé qì zhì xiáng , guāi qì zhì lì

    成语解释: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
    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 遇难成

    yù nàn chéng xiáng

    成语解释: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愿他诸事如意,遇难成祥。”

  • 作善降

    zuò shàn jiàng xiáng

    成语解释: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成语出处:《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 遇难呈

    yù nàn chéng xiáng

    成语解释: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成语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七场:“若是想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赌钱能赢,起个数,便知分晓。”

  • 威凤

    wēi fèng xiáng lín

    成语解释: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