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的成语(共62个)
善书不择纸笔
成语解释:工于书法的人,不会过于选择纸和笔。比喻功力深厚,易见实效。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成语解释:择:选择;从:跟从、学习。
选择好的、正确的事情去遵循、学习。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观风色,善择时机
成语解释:风色:指不断发生变化的客观情况。
善于观察和掌握不断变化着的各种情况,善于选择有利时机。择木而处
成语解释:处:居。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以人择官
成语解释: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择木而栖
成语解释: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急不择途
成语解释:犹慌不择路。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语不择人
成语解释:说话不看对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大约二位语不择人,失于检点,以至如此。”
择邻而居
成语解释: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择焉不精
成语解释:择:选择;精:精粹。
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拣精择肥
成语解释:拣:挑选。
精:瘦肉。
肥:肥肉。
比喻过分挑剔。成语出处:清・李渔《风筝误・糊鹞》:“又不要他花钱费钞,他偏会得拣精择肥。”
择优录取
成语解释:择:选择;录取:任用。
选择优秀的录用。成语出处: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择地而蹈
成语解释: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