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的成语(共162个)
- 听其言而观其行- 成语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眼观鼻,鼻观心- 成语解释: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成语解释: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耳闻是虚,眼观为实’,叔叔此时,且不要过于取笑侄女,请再去一访,……那时再来取笑侄女,却也未迟。” 
- 观于海者难为水- 成语解释:观:看。 
 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成语解释:徒:空;羡:羡慕。 
 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成语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濠梁观鱼- 成语解释:濠:水名;梁:桥梁。 
 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比量齐观- 成语解释:观:看。 
 指同等看待。- 成语出处:廖仲恺《中国的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因此我们的输出,必不能和输入比量齐观。” 
- 主观臆断- 成语解释:臆断:凭臆想进行判断。 
 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
- 悲观主义- 成语解释: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 成语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 今古奇观- 成语解释:奇观:奇异的景象。 
 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成语出处: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 盲目乐观- 成语解释:盲:瞎,盲从。 
 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成语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前一种是不看条件,盲目乐观。” 
- 观望风色- 成语解释:观望:看风头。 
 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 侈人观听- 成语解释: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直从大禹以前,就有七十九代,都有曾封禅。后来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这怎叫得有道之君?无非要粉饰太平,侈人观听。” 
- 观过知仁- 成语解释: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观望不前- 成语解释:不前:不敢上前。 
 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