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庙的成语

庙的成语(共22个)

  • 大水冲了龙王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语解释: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大水淹了龙王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

    成语解释: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 跑了和尚跑不了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miào

    成语解释: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成语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东北这块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

  • 走了和尚走不了

    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成语解释:人虽然走了,家却无法搬走。比喻难以逃脱。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点地。”

  • 决胜

    jué shèng miào táng

    成语解释: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
    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

  • 堂之器

    miào táng zhī qì

    成语解释: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 堂之量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成语解释: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
    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 堂伟器

    miào táng wěi qì

    成语解释:庙堂:朝廷;伟器:大器。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栋梁之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真乃天下英雄,诚为庙堂伟器。”

  • 玄谋

    xuán móu miào suàn

    成语解释:玄:玄妙,奥妙;庙算:庙堂的策划。
    朝廷神妙而重大的决策和谋略。

    成语出处:《晋书・文帝纪》:“公躬擐甲胄,龚行天罚,玄谋庙算,遵养时晦。”

  • 社稷

    zōng miào shè jì

    成语解释: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成语出处:《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 垣之鼠

    miào yuán zhī shǔ

    成语解释:庙:王宫的前殿;垣:矮墙。
    宫墙里的老鼠。比喻帝王身边得势的小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

  • 之器

    qīng miào zhī qì

    成语解释:原指宗庙里的祭器。后比喻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珏传》:武昌牛僧孺辟署掌书记,还为殿中侍御史。宰宰相韦处厚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除礼部员外郎。

  • 算如神

    miào suàn rú shén

    成语解释:庙算:庙堂的策划。
    指朝廷的重大决策非常高妙。

    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两大文章》:“伏惟我皇上庙算如神,兵威丕振。”

  • 胜之策

    miào shèng zhī cè

    成语解释:庙:庙堂,指朝廷。
    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诚恐它夷卒有不遇之变,相因并起,为主明忧,诚非素定庙胜之策。

  • 丘墟

    zōng miào qiū xū

    成语解释: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祖宗的地方;丘墟:废墟。
    宗庙废成废墟。比喻国家衰亡。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