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成语(共89个)
塞耳盗钟
成语解释: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掩耳偷钟
成语解释:掩:遮蔽,遮盖。
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年老龙钟
成语解释:龙钟:行动不灵便。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作筵》:“尔母年老龙钟,不能料理中馈。”
年迈龙钟
成语解释:龙钟:行动不灵便。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我辈情钟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对人对事感情强烈、专注,不能忘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钟鼓馔玉
成语解释:谓鸣钟鼓,食珍馐。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成语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山林钟鼎
成语解释: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
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成语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暮鼓朝钟
成语解释:见“暮鼓晨钟”。
成语出处: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情钟我辈
成语解释:钟:集中;我辈:我们,我等。
我们这些人最富于情感,容易动感情。成语出处:宋・苏轼《答参寥二首》:辩才遂化去,虽来去本无。而情钟我辈,不免凄怆也。
音声如钟
成语解释: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钟离委珠
成语解释:钟离:汉钟离意,曾任尚书之官;委珠:抛弃珍珠。
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物。比喻不受赃,拒收不义之财。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钟离意传》:“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矶,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
山崩钟应
成语解释:比喻同类事物相感应。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寸莛撞钟
成语解释: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潦倒龙钟
成语解释:潦倒:颓丧,不得意;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形容年老体弱多病,很不得意。成语出处:唐・李华《卧病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潦倒龙钟,百病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