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的成语(共50个)
耳熟能详
成语解释: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瓜熟蒂落
成语解释:瓜熟了;瓜蒂就脱落了。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元气论》:“如二仪分三才,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生米做成熟饭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熟能生巧
成语解释:巧:技巧。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1回:“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深思熟虑
成语解释:熟:细致。
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成语出处:《魏书・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滚瓜烂熟
成语解释:滚圆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读和背诵非常流利纯熟。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驾轻就熟
成语解释: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
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轻车熟路
成语解释: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干起来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熟视无睹
成语解释:熟视:细看;睹:看见。
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成语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熟门熟路
成语解释: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半生半熟
成语解释: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成语出处:元・元怀《拊掌录》:“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野(魏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座客大发一噱。”
熟人熟事
成语解释:指经常打交道的。
半生不熟
成语解释:半:不完全。
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成语出处:茅盾《过封锁线》:“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
五谷丰熟
成语解释:见“五谷丰登”。
成语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生米煮成熟饭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